学院简介
当前位置: 首页 >> 学院概况 >> 学院简介

集美大学海洋文化与法律学院前身为集美大学文学院和集美大学法学院,2021年4月两院合并,建立集美大学海洋文化与法律学院。学院的历史可追溯到1918年陈嘉庚先生创办的集美学校师范部及国学专门科,具有深厚的教育文化积淀和办学积累。

学院现有汉语言文学(师范方向、文创方向)、戏剧影视文学、社会工作、法学(法学方向、海商法方向)等四个本科专业。现有中国语言文学一级学科硕士学位点、学科教学(语文)专业硕士学位点、法律专业硕士学位点和社会工作专业硕士学位点。其中,社会工作为国家级一流专业建设点和省级社会工作专业人才基地,中国语言文学为福建省重点学科。学院现有在校本科生 2231人,硕士研究生287人。

学院现有教职工105人,其中专职教师87人,教授23人,副教授27人,高级职称占专任教师比例为57.4%。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1人,闽江学者特聘教授3人,闽江学者讲座教授2人,省级教学名师1人,福建青年五四奖章获得者1人,福建省高等学校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1人,福建省高层次人才A类2人,福建省高层次人才C类10人,福建省高校杰出青年科研人才培育计划6人;厦门市优秀教师2人,厦门青年五四奖章获得者2人,厦门市双百计划1人,厦门市青年“双百计划”杰出青年人才1人,厦门市骨干人才5人,厦门市高层次人才A类1人,厦门市高层次人才B类3人,厦门市高层次人才C类12人。

学院拥有1门国家级一流本科课程,1门国家级创业类慕课,1门省级精品在线开放认证课程,4门省级一流本科课程;获得省级教育教学成果奖二等奖1项,校级特等奖1项,校级一等奖1项,省级教育教学改革研究重点项目2项,省级教育教学改革研究一般项目13项。在长期育人实践中形成了闽南地区高校法治辩论赛、“毅法行”法治社会实践、“凤凰花助飞”夏令营、“踏梦”志愿行、“闽秀”志愿行、嘉庚精神诵读、学院原创文学奖、微电影大赛等多个学生实践和活动品牌项目。

学院结合学校“十四五”规划中提出的“智慧海洋计划”、“海丝文明计划”,打造特色人文社科项目,提升学科核心竞争力,推动福建省高校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地--海西社会建设与社会服务研究中心、福建省高校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地--海洋文化与创意产业研究中心等2个厅级平台,开展学科交流活动,近五年承担国家社科基金项目16项,省部级以上项目68项,其他各级纵横向课题282项。教师出版专著20部,在国家权威、核心刊物上发表学术论文128篇。获得福建省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二等奖2项,三等奖2项,厦门市级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及其他奖7项。建设有文化创新与人文实践实验平台、元宇宙模拟法庭、社会工作 TPR 智慧融合实验研究平台、汉语国际教育实训室等4个现代化专业实验室。

海洋文化与法律学院坚决贯彻学校“以海强校”“工海融合”的发展思路,围绕“闽、海、台、侨”特色,整合涉海文化资源,推动海洋文化学科建设,为学校早日建成“工海”特色更加鲜明的一流大学不懈奋斗!

(数据截止至2025年6月25日)


 




版权所有:集美大学海洋文化与法律学院 

地址:厦门集美学村(厦门市集美区银江路185号)

邮编:361021